学术动态
【研学风采-项靖宇】 单细胞图谱揭示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叶片镉胁迫下细胞类型特异性金属转运蛋白调控机制
  1. 作者:项靖宇
  2. 日期:2025-04-22
  3. 浏览:

在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Single-cell atlases reveal leaf cell-type-specific regulation of metal transporters in the hyperaccumulator Sedum alfredii under cadmium stress”的研究型论文,由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杰教授团队完成。本团队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受损环境的生态修复领域,涵盖污染土地的修复、新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退化土地的恢复等方面。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之一。其中,镉(Cd)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产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而东南景天作为一种典型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具有在叶片中积累大量镉而不表现出明显毒性症状的独特能力,在植物修复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研究运用PacBio Iso-Seq技术,成功构建了东南景天的首个全长转录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序列。同时,进一步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从12616个高质量单细胞中鉴定出七种细胞类型,构建了首个东南景天叶片单细胞图谱。基于上述构建的转录组和单细胞图谱,研究团队展开了深入分析,发现CAX5、COPT5、ZIP5等多种金属转运蛋白基因在不同细胞类型中表现出特异性表达。其中,表皮细胞、维管束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中CAX5的表达显著上调,揭示了这些细胞在镉积累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维管束细胞中ZIP5的特异性表达,则为解析镉的转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研究还首次阐明了镉胁迫对叶肉细胞和木质部细胞分化轨迹的影响,以及不同细胞类型基因共表达网络的动态变化规律。

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首次从单细胞分辨率揭示了东南景天叶片响应镉胁迫的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重金属耐受性和超积累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了植物细胞生物学和逆境生理学理论的发展。在应用层面,研究鉴定出的关键金属转运蛋白基为基因工程提供了明确靶点,有望培育出更高效的镉超积累植物新品种,显著提升植物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研究成果还为优化现有植物修复策略、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植物修复技术展开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超积累植物的潜力,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402764X?via%3Dihub

图文摘要   

(一审:项靖宇;二审:俞果;三审:黄亮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