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工作
【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今日头条】报道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作者:李海翔
  2. 日期:2024-09-02
  3. 浏览:

今日头条新闻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9671133634839040/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对立德树人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律,凝练方向、汇聚队伍、聚焦内涵、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构建“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布局

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做好“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顶层设计。基于学院和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服务面向,统筹学科方向与专业设置发展一体化布局,以平台建设为扎手,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的基础上,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学科前沿知识,实现教师的科研方向与所开课程的一致性,更好实现学科方向与专业设置一体化发展。支部所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将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与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统筹融合。部所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广西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广西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支撑了环境生态学、工程学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二)强化学科、专业与课程教学平台建设

全面梳理学科专业发展概况,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针对学科专业特色和短板项目设定建设指标。拓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广西一流学科规模,强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重视学科交叉融合,搭建科研与教学平台。同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依托校地合作或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协同创新中心,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学科人才队伍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支撑。支部所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支撑学院建成现代产业学院、广西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创新联合体等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协同配合、多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工作新格局。

(三)组建一体化教学科研团队

根据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将课题组与研究团队建设有机结合,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遴选评价机制。通过学科专业建设实践、重大项目攻关、专门送学深造等途径,加速培养一批基础良好、素质全面的中青年骨干人才,使之成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引导教师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对不同特长的教师试行分类管理,对科研和教学成果同等认定,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协同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据学科方向构建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原理与应用”“输配水系统低碳设计与运行”“水工程建设与智慧管理”“污水污泥减污降碳协同处理处置”等4个专业方向/课程群,工作室成立了“水环境化学党小组”“水土协同修复与治理党小组”“水污染控制党小组”3个党小组

(四)探索一体化思政要素构建模式

基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内在关系,围绕“大生态”学科集群优势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对相关专业内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内容、路径、资源和平台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规划设计,探索“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思政要素构建模式,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类专业特色鲜明的全覆盖思政育人格局。从“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构建生给排水专业核心价值体系,重构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多维度多层次推进了学生对思政元素入脑热度、入心深度。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让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学习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为学生养成专业核心素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闭